首页 >>
砥砺护航创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综述

作者: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8-12-3 0:04:00


砥砺护航创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综述

最高人民法院20181202

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鲜明注脚。

四十年沧桑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式腾飞,创新驱动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注入新鲜活力。

创新引领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征程大幕已开。

三十年,建章立制,绘就蓝图
2018年11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工作者的目光聚焦瑞士日内瓦。

来自64个国家的100多名法官齐聚一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届知识产权法官论坛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应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多边、双边交流与合作,在参与、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和国际规则创制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和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现代化,共同开创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美好未来。”陶凯元掷地有声的演讲收获了阵阵掌声。

中国司法在世界知识产权舞台获得了尊重,赢得了赞许。正是由于中国司法的改革、发展和不断进步,尤其是党的18大以来中国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的显著成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因其学识影响和突出贡献,当选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法官顾问委员会委员。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起步,知识产权保护方伊始。那时新中国制定第一部专利法、著作权法,中国社会对于是否应当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作品上设定私有权利还存在争议。短短三十多年过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的观念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深入人心。

三十年间,中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制定多部国内法律和特别法规,加入重要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国特色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并行的“二元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司法主导已经构建成型并逐渐完善。

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离不开“顶层设计”,这是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
——2008年6月,中国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将“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之一。

——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将“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确立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基本政策。

——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确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体系、证据规则、损害赔偿等八个方面的目标,以及完善管辖制度、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开展特别程序法研究等15项措施。

——2018年2月,中国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是中国首个针对特定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蓝图绘就,知识产权司法事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系列顶层设计确立了人民法院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改革目标和重点措施,夯实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事业的理论制度和组织基础,为知识产权审判发展引航铺路,亦引发国际关注。
五年间,深化改革,成绩斐然
发展不停,改革不止。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迎来了历史性跨越。

2014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

2017年起,南京、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宁波、合肥、福州、济南、青岛、深圳、天津、郑州、长沙、西安、南昌、长春、兰州18个中心城市先后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集中优势审判资源,跨区域管辖专利等技术类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不断优化。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五年来,人民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不断提高,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

——五年来,人民法院着力加强知产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各项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人民法院牢牢把握知识产权审判特点和规律,不断加强审判监督和业务指导,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标准更加明确统一,知识产权司法政策体系渐趋完备,司法解释工作稳步推进。

2017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3480件,结案202970件,分别比上年增加46%和43%。中国法院已经成为世界上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专利案件最多的法院。

2016年,人民法院共审结涉外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667件,同比上升25.6%。中国法院处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周期跻身全世界最短行列之一。

酒香飘出巷子外,中国正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陶凯元大法官担任审判长,依法公开审理的“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件、法国克里斯蒂昂迪奥尔香料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等,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中国多家法院先后受理了美国高通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多件专利侵权纠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纠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美国GPNE公司诉苹果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案件诉讼标的额达到8.976亿元人民币。

计利当计天下利。人民法院坚持开放思维和世界眼光,不断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实践,为世界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新时代,破局开路,踏上征程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

当前,世界经贸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破局开路,迎难而上。面对新时代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诸多新课题,人民法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

在发展完善既有的3家知识产权法院、18家知识产权法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相关改革。即将挂牌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将从2019年1月1日起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上诉案件,将从机制上根本解决统一和规范裁判尺度等问题,进一步激励和保护科技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

根据知识产权无形性、时间性、地域性等特点,建立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证据规则,着力解决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遏制和威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现向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

在法官遴选、教育培训、人员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多种有力举措,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顾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术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法官队伍。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不断提高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20年,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将基本建成,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将迎来新的机遇与发展。到本世纪中叶,人民法院将全面实现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成为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四十年筚路蓝缕,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三十年护航创新,知产审判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人民法院正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奋力谱写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篇章。

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人民法院快马加鞭未下鞍。


记者:孙航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务经授权并刊出本网站名


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法律顾问|意见反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773号
©智慧财产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1029095号 联系电话 86-10-58697823
Copyright © 2011 Caizh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