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玉光: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赖坚实的人才根基

作者: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3-3-14 7:23:00


李玉光: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赖坚实的人才根基

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

“我统计过一组对比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3月8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间歇,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列举了如下一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56万个,但是全国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人员仅有约3万人;2012年我国年专利申请量已超过200万件,但我国专利审查人员仅有7000余人,执业专利代理人仅有8000多人;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全国法院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达到11万件,而全国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官仅有2000多人。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李玉光说,“但作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来源的高校,目前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不足、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增加、教材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等问题。”

  在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前,李玉光对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调研。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不够普遍。“据初步统计,1993年至2009年这些高校共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约4000多人,换算下来,平均每年仅200多百人。”李玉光说。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实务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课程大多数为教授法律的教师授课,缺乏跨学科的师资队伍。此外,我国现有的高校知识产权教材主要以知识产权法等法学范畴教材为主,理论知识雄厚,但实务操作不足。

  为此,李玉光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出了建议:采用选修课、必修课、网络课程以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在高校中面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普识教育,大幅度提高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研究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协调合作的知识产权教育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开门办学,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在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在内容上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根据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加强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建设,文理交叉,科技与法律并举,管理与外语兼具;制定高校知识产权师资培养计划,加大从知识产权工作一线和其他相关领域聘请师资的力度;研究知识产权教材编写工作,广泛借助各界力量,形成面向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法律专业、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等不同对象的知识产权教材体系,突出实践性、及时性和综合性。

  “特别是在加强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的合作方面,我国高校应努力做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玉光说,“人才兴则事业兴,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只有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才能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记者 崔静思)

  作者:崔静思来源知识产权局网站)


    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务经授权并刊出本网站名


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法律顾问|意见反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773号
©智慧财产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1029095号 联系电话 86-10-58697823
Copyright © 2011 Caizh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