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随项目走  财从实践生

作者:赵鹏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6-18 0:00:00


本报记者 赵 鹏 6月,暴雨初歇,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养殖大户陈玉林家才刚刚投放下去的十几吨麒麟菜苗,被大雨搅混了。不过老陈并不气馁,东挪西借,又投下去100万元,还是继续搞麒麟菜。“这是专家帮助咱们搞来的项目,只要风调雨顺,一亩至少可净赚1万元,没什么可怕的!”老陈嘴里提到的专家,就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现在莆田市挂职的副市长李钧。   地处闽中沿海的莆田市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省中下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各个产业领域都极度缺乏高科技人才。然而培养人才的事,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于是在2002年,莆田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院地合作协议,从4月16日开始,中国科学院分三批选派出10位科技副职到福建省莆田市任职。4年来,莆田市共引进中科院技术项目72个,已落地投产43个,年创产值超过5亿元。   科技项目“下楼出院”,农业发展“升级换代”   李钧刚到莆田时,发现当地沿海水质非常适合发展鲍鱼养殖,可当地养殖户却没几个敢搞。原来夏天莆田海区的水温太高,鲍鱼成活率只有三成,而且频繁的台风也难以抵御。   不甘心的李钧,请来海洋所的其他专家和他一同会诊难题。经过多次研究、试验,他们大胆推出了一套“鲍鱼南北海区对调养殖”模式,即:每年4月至10月,送鲍鱼北上大连“避暑”、避风;11月份至来年4月份,再将其接回莆田“越冬”。结果水温、台风的难题一举化解,而且还使北方冬天养鲍减少了用煤采暖的环节,既节约了成本、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很快,这个对调养殖的项目在南北两地落地。仅用了两年,莆田全市皱纹盘鲍养殖从200万粒一下子发展到1.5亿粒,产量超过它的“老家”山东和辽宁两省的总和,年可创产值5亿多元,每年就可为莆田鲍鱼养殖户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   科技项目“下楼出院”,农业发展“升级换代”。在李钧他们的帮助下,一个个以往深锁在实验室中的科技成果,终于走上了农业生产一线,发挥了巨大效益。   让科技项目落地生根,关键要建基地、扶龙头,通过示范、辐射、带动,才能惠及千家万户。几年来,通过科技副职团队的共同努力,中科院已与莆田合作建成了长心麒麟菜养殖及加工基地、蔬菜航天育种种苗基地、芦荟产业基地、“泰国糯”香蕉种植基地、水产品育苗基地。据统计,院地合作以来,莆田农民从中每年增收至少1.5亿元。   变“挂职”为“实职”,从“项目”到“战略”   为了充分发挥这三批科技副职团队的作用,莆田市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变“挂职”为“实职”,从“项目”到“战略”,在院地项目合作中,实现了“3个满意”:地方政府满意、合作伙伴满意、当地群众满意。   大胆把挂职干部放在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让他们独当一面,这是莆田市杜绝“挂职不实”的重要做法。市政府把重点项目“数字莆田”交由李钧分管,在面临资金和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李钧重新修订了信息中心的发展计划和“数字莆田”实施方案,组织力量对莆田市政务信息网及经济信息网进行全面改版,完成“数字莆田”横向网设计、招投标及工程建设。秀屿区2002年才建区,科研基础非常薄弱。来自南京地理湖泊所的副区长李宽意,对传统农业进行调研,撰写了《秀屿区农业科技难题及相关解决技术》和《建立秀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设想》两篇调研报告,参与组织绿洲蔬菜公司的大棚蔬菜技改工作等。他从中科院物理所引进新品种与新技术10项;获科技项目资助18项,项目资金约520万元,填补了秀屿区无国家与省科技项目的空白。   莆田各县区都给科技副职配备了1名专业相近的助手,同时配齐配强乡镇科技副职,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工作网络。荔城区科技副区长李彦清因此如鱼得水。他在新度镇进行的“雏番鸭细小病毒原发展、诊断和防治”的研究,荣获2003年全省唯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另外,莆田市科技局给每位挂职干部每年提供一笔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县区也拨出专款为科技副职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莆田市还创新挂职干部的考评方法,把每年一届的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作为院地合作或挂职工作的检阅台,并且首次出台政策:挂职干部成绩突出的,可与市内科技干部一样,享受莆田市人民政府最高额度为16万元的科技重奖。   科技副职从大城市来到莆田,远离家庭、亲朋,工作的性质又常常是奔波田间地头,生活上的许多不便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让挂职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市财政拨专款提高互派科技挂职干部的生活津贴;市委组织部为挂职干部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协调安排好挂职干部食宿,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挂实职、办实事、出实力、献实策。2005年,莆田工业总产值达到463.69亿元,荣获了“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而中科院莆田科技副职团队在2003年、2004年也均被中国科学院授予“科技副职优秀团队”。 同时,他们也被莆田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双向互动,深化合作,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新产品技术品种研制成功了、所需的技术也成熟了,但到实际推广时,却又因种种原因无法继续。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说穿了,这道难题的关键环节就在于科研成果与实际运用之间脱节。福建省举办的“6·18”也正是为两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而在莆田,为破解这道难题,想的办法就不仅只是搭一座桥了。   就在中科院科技副职团挂职莆田的同时,莆田市也从经济一线先后选派9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中科院挂职。方金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方金强挂职前是莆田市生物研究所的负责人,15年的科技工作实践,让他更熟悉莆田一些产业的发展现状。刚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所工作不久,他就发现这里有不少莆田产业急需的技术。但专利所有者中,许多人只用心于科研,对成果的市场化并不在意,也有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但初来乍到的方金强从小事做起,为大家服务,慢慢地,所里的研究人员就对这位来自莆田的小伙子有了好感,与方金强的交流也逐渐增多。试育航天植物新品种项目就是刘敏研究员多次与方金强交流后,才决定将全国的三个基地中的一个设在莆田的。   2002年12月,由中科院科技副职搭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组织70多家民营企业组成“科技采购团”赴中科院举办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院地双方共签订了27项科技对接项目,项目资金达3000多万元。通过科技项目集聚,莆田市形成了项目带动新项目的良性循环。即以项目聚人才,通过人才又引进新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平海村的莆田市水产新品种研究与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就集聚了20多名市外水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务经授权并刊出本网站名


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法律顾问|意见反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773号
©智慧财产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1029095号 联系电话 86-10-58697823
Copyright © 2011 Caizh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