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作者:张国光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1996-1-9 0:00:0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这一战略思想,对于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以优化结构、注重效益的有效增长,代替传统的追求数量、忽视效益的无效或低效增长,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直强调经济建设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站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要“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并一再要求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更新发展思路,提高经济效益。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个不断变动的历史过程,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特征是不同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这个过程中,当数量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要求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的迅速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行这一战略转变的时期。如果继续承袭传统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由此而带来的效益低下、财力匮乏、结构失衡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将严重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没有相应提高,物质消耗大,损失浪费多,集约化程度低。我国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耗能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长期徘徊在65%左右,工业产成品库存每年都新增1000多亿元;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由1986年的20.4%下降到1994年的10.2%。显然,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不仅有限的资源无法承受,而且也必将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虽然一再强调,但至今进展仍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没有到位。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定的经济体制的产物。在微观层次上,受传统的对生产指标负责的运行模式的制约,难以真正形成由企业自主决策的经营机制;负盈不负亏的利益结构没有彻底打破,企业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资产重组机制难以普遍建立起来。在宏观层次上,以压指标、要速度为倾向的直接管理仍然过多,没有根本摒弃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企业评价标准;宏观管理和调控出现“真空”,缺少对企业行为的有效约束;政府部门管投资而又不能对投资效益负责,投资主体与市场主体相分离。这些旧体制条件下形成的问题,尽管在转型期带有一定的过渡性,但仍严重地阻碍着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出路就在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二)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它所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和所创造的利税仍然有相当优势和占绝大比重。同时,国有大中型企业又多是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产生的,转变增长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主要存在于这些企业。因此,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集中体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上。转变这些企业的增长方式,不仅是克服其自身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约束国有大中型企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已由资源供给转向市场需求,争夺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这在客观上势必要求我们, 一方面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方面加快企业生产结构的升级。这两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就要求我们把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这是搞好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重要的途径。 第一,加快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往往根植于传统的增长方式,因而调整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总结以往的经验,在调整上必须按市场需求确定目标,抓住对结构升级有重大影响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集中扶持,重点突破,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尤其应借鉴日本等国家依靠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结构升级的作法,逐步改变以引进技术支持最终产品的逆向发展格局,使技术装备产品尽快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先导力量。同时,围绕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扩展产业链,形成有较大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避免齐头并进和资源的分散配置。 第二,加快资产重组,发展规模经济。盘活资产存量,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目前,在经营困难的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存量资产不能发挥作用。从沈阳看,这类存量资产约占全部存量资产的1/5。与此同时,又有相当一批优势企业因得不到必需的资源,难以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企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组,对庞大的存量资产进行有效的重组。在资产重组中,要以优势产品为中心,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购并企业为基本手段,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引导存量资产向新的生产领域转移,大力促进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前,为了突破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的障碍,可采取先破产后兼并和委托经营、企业托管等措施,推动资产重组加快起步,不断扩展。 第三,加快技改步伐,推进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推进技术改造要更新思路,加大力度。要把技术改造寓于企业改组之中,走改组与改造相结合,用较少增量调动较多存量的路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要紧紧围绕重大产品、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进行改造,集中力量,内外资并举,坚持高起点、上水平,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促进结构升级,防止分散投入,低水平重复。同时,要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率,增强经济的整体素质。 第四,加快机制转换,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内在动力。当前,相当一些企业面临着双重矛盾,一方面机制转换不到位,限制了增长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增长效率不高,又限制了机制的转换。许多企业债务负担和社会包袱沉重,有的资金利润率已大大低于银行利息率,如此低下的增长效率,使机制转换的难度加大。对此,要采取内转机制、外创条件的综合措施,这就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口,着力优化资本结构,加快实施债权改股权、贷款变投资等轻装减荷政策,尽快形成兼并破产、减人增效机制。企业改革归根到底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把转换机制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更新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需要从思想、体制、组织、领导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第一,转变思维方式,从思想上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传统增长方式的长期影响下,追求速度、忽视效益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思维定势。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首要的是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更新发展思路,切实做到“六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由习惯于追求速度、粗放经营、外延扩张向讲求效益、集约经营和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由偏重于扩大经济总量向注重结构升级、重塑市场竞争优势转变;在发展途径上,由片面追求增量向同时注重搞活存量、加速资产重组、发展规模经济转变;在要素投入上,由偏重物质资源投入向注重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在经营取向上,由习惯生产经营向注重资产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转变;在价值实现上,由浅层次适应市场向深层次开拓占有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转变。 第二,实行政企分开,从体制上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政府部门应把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让渡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通过有效的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目前,投资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要逐步实现投资主体易位,由政府审批为主转变为企业决策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政策引导为主。同时,应强化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服务职能,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对企业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引导和约束。 第三,提高干部素质,从组织上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首要的是提高经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为此,应当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加快选拔一批既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科学地考查干部的实绩,尽快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务实导向机制。 《人民日报》 〔19960109№I〕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不合理的生产结构往往根植于传统的增长方式,因而调整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总结以往的经验,在调整上必须按市场需求确定目标,抓住对结构升级有重大影响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集中扶持,重点突破,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尤其应借鉴日本等国家依靠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结构升级的作法,逐步改变以引进技术支持最终产品的逆向发展格局,使技术装备产品尽快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先导力量。同时,围绕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扩展产业链,形成有较大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避免齐头并进和资源的分散配置。 第二,加快资产重组,发展规模经济。盘活资产存量,发展规模

    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务经授权并刊出本网站名


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法律顾问|意见反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773号
©智慧财产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1029095号 联系电话 86-10-58697823
Copyright © 2011 Caizh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