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自己产业化之路———北京市太阳能所10年改革纪实

作者:全俊子;蒋建科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1995-6-19 0:00:00


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大胆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经过10年努力,已经从单纯科研型研究所发展成以科技为先导、技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型科研机构。去年全所产值达1.3亿元,年利税1300万元,成为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该领域对外进行国际合作的窗口。1993年,国家科委对全国500家开发型研究所进行综合评定,太阳能所名列第一。 1985年,北京市太阳能所同许许多多研究所一样,开始走向市场。然而,前进的道路却异常艰难:搞成果转让,几十项成果的转化率还不到10%,转让费也只有2到3万元;同企业联合,也往往因体制或利益方面的障碍而搁浅;进入大企业,更是困难重重……在经历了种种痛苦而曲折的探索之后,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走我们自己发展产业的路! 机遇常常与挑战共存。1985年,第一任所长龚堡力排众议,以超前的意识和胆量,与合作单位共同冒着风险从加拿大引进了一条当时国际上最先进、而国内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急需的铜铝复合条带生产线,在自力更生解决了阳极化选择性镀层工艺等难题后,迅速形成了第一个产业化项目,使“太阳能平板热水器”这个北京市太阳能所最早的技术成果沿着“发展自己产业”这条道路健康、迅猛地发展起来。 1994年,太阳能热水器形成8个系列30多个品种,年产20万平方米,占全国总产的1/3。 “让市场来衡量产品,让市场来引导产业化的方向”。这是全所科研人员在观念上的又一个转变。1986年,当高级工程师过慧芬与她的同事们选择当时不被人重视但潜在市场很大的小型采暖炉作为开发项目时,却听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搞科研的人去搞烧煤的炉子,水平何在?所领导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科研人员走向市场时首先遇到的价值观念问题。一场场深刻热烈的讨论,终于让大家达成共识:“作为开发研究人员的水平和价值,要通过市场来体现和证实。” 普通采暖炉热效率低,针对这个市场的空白点,科研人员发明了“V型翅片换热技术”等。1991年,用这种换代技术生产的7000台采暖炉成了北京市场的抢手货,立即销售一空。当普通采暖炉因造成环境污染受到市场限制时,科研人员又推出了“小型烟煤无烟化采暖炉”,重新扩大了市场。 “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新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潜能和群体的潜能”。现任所长江希年以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继续加大了改革动作。该所以“板块结构,自主经营”的方式,一改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传统的研究组织机构,按照发展千万元项目所必需的结构要求,打破原来3—5人为单元的课题组,由科研、技术工程、生产销售和管理人员组成技工贸一体化的板块,让科研人员自己去组织生产,让科研人员自己推销产品,让科研人员自己进行管理。 正是在这种“板块”思路的引导下,一大批技工贸一体化新型科研群体发展起来了。科研人员参与销售和管理,使他们开阔了科研的视野,从实际工作中反馈回的各种信息帮助科研人员不断更新观念,校正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思路,从而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科研院所往往缺乏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北京市太阳能所在实践中摸索成功了“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科研、销售在板块内完成,生产则在合作厂家完成。“中间在外”避免了研究所在厂房、设备、劳动力等方面的投资,节约了大量宝贵资金,加快了自身发展,又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共同发展。目前,该所的技术已辐射到全国,促进了太阳能事业的快速发展。 当人们都在注重经济效益,以各种方式经营科技成果的时候,北京市太阳能所却坚持保留1/3的研究开发人员进行重大课题的研究,明确不要求他们创收。江希年所长说:“科研院所绝不能走一般简单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没有科技的高势位,科研院所的产业化也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人民日报》 〔19950619№E〕

    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务经授权并刊出本网站名


广告服务|诚征英才|保护隐私权|免责条款|法律顾问|意见反馈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773号
©智慧财产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1029095号 联系电话 86-10-58697823
Copyright © 2011 Caizh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